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对联

人物生平

  唐朝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高适出生。


  朝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高适二十岁。于是年前后到长安,后客游梁宋,遂定居宋城(今河南商丘),躬耕取给。自此时起至开元十九年(731年),一直居宋中。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高适二十八岁。是年起至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北游燕赵,先后欲投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作有《信安王幕府》、《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别》、《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赠别王十七管记》及《塞上》、《蓟门五首》等诗。


  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高适三十二岁。应征赶赴长安,落第。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高适三十三岁。有《淇上别业》、《酬陆少府》、《自淇涉黄途中作》等诗。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高适三十五岁。返宋中。作《燕歌行》。自此时至天宝七载(748年),一直居于宋中。其间曾游魏郡、楚地等,又曾旅居东平等地。


  唐朝玄宗天宝八年(749年),高适四十六岁。为睢阳太守张九皋所荐举,应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


  唐朝天宝九年(750年),高适四十七岁。是年秋,北使青夷军(属范阳节度使)送兵。


  唐朝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春事毕,南归。有《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送兵到蓟北》、《自蓟北归》等诗。


  唐朝天宝十一年(752年),高适四十九岁。辞封丘尉,客游长安。秋冬之际,担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高适五十二岁。十二月,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


  唐朝天宝十五年(756年),高适五十三岁。六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高适随玄宗至成都;八月,擢谏议大夫。十一月,永王璘谋反。十二月,以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璘。


  唐朝肃宗至德二年(757年),高适五十四岁。讨平永王后,又受命参与讨安史叛军,曾救睢阳之围。


  唐朝至德三年(758年),高适五十五岁。因敢于直言,贬官太子詹事。


  唐朝乾元二年(759年),高适五十六岁。五月,出任彭州刺史。


  唐朝上元元年(760年),高适五十七岁。改任蜀州刺史,直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初。


  唐朝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高适六十岁。二月,迁任剑南节度使。十二月,松、维、保三州等地为吐蕃所陷,高适不能救。


  唐朝广德二年(764年),高适六十一岁。春,高适为严武所代,迁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唐朝永泰元年(765年),高适六十二岁。正月,高适卒。赠礼部尚书。留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生平

艺术特色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

文才

主要作品

作品分类
  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边塞诗
  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


反映民生疾苦的诗
  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讽时伤乱诗
  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乱后,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


咏怀诗
  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像《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封丘作》等,抒写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现实有所不满。

书法

诗选

故事

宋湘故居

作者《高适》的诗文
赏析

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

高适高适 〔唐代〕

迢递辞京华,辛勤异乡县。登高俯沧海,回首泪如霰。
同人久离别,失路还相见。薛侯怀直道,德业应时选。
蔡子负清才,当年擢宾荐。韩公有奇节,词赋凌群彦。
读书嵩岑间,作吏沧海甸。伊余寡栖托,感激多愠见。
纵诞非尔情,飘沦任疵贱。忽枉琼瑶作,乃深平生眷。
始谓吾道存,终嗟客游倦。归心无昼夜,别事除言宴。
复值凉风时,苍茫夏云变。
赏析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高适高适 〔唐代〕

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若临瑶池前,想望昆仑丘。
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深沉俯峥嵘,清浅延阻修。
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杳霭信难测,渊沦无暗投。
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
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良辰自多暇,欣与数子游。
赏析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高适高适 〔唐代〕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
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珪。
谁谓远相访,曩情殊不迷。檐前举醇醪,灶下烹只鸡。
朔风忽振荡,昨夜寒螀啼。游子益思归,罢琴伤解携。
出门尽原野,白日黯已低。始惊道路难,终念言笑暌。
因声谢岑壑,岁暮一攀跻。
赏析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高适高适 〔唐代〕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赏析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

高适高适 〔唐代〕

吾友遇知己,策名逢圣朝。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
承诏选嘉宾,慨然即驰轺。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
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镳。言及沙漠事,益令胡马骄。
丈夫拔东蕃,声冠霍嫖姚。兜鍪冲矢石,铁甲生风飙。
诸将出冷陉,连营济石桥。酋豪尽俘馘,子弟输征徭。
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榆关夜不扃,塞口长萧萧。
降胡满蓟门,一一能射雕。军中多宴乐,马上何轻趫。
戎狄本无厌,羁縻非一朝。饥附诚足用,饱飞安可招。
李牧制儋蓝,遗风岂寂寥。君还谢幕府,慎勿轻刍荛。
赏析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高适高适 〔唐代〕

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
且欣清论高,岂顾夕阳颓。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台。
北望沙漠垂,漫天雪皑皑。临边无策略,览古空裴回。
乐毅吾所怜,拔齐翻见猜。荆卿吾所悲,适秦不复回。
然诺多死地,公忠成祸胎。与君从此辞,每恐流年催。
如何俱老大,始复忘形骸。兄弟真二陆,声名连八裴。
乙未将星变,贼臣候天灾。胡骑犯龙山,乘舆经马嵬。
千官无倚著,万姓徒悲哀。诛吕鬼神动,安刘天地开。
奔波走风尘,倏忽值云雷。拥旄出淮甸,入幕征楚材。
誓当剪鲸鲵,永以竭驽骀。小人胡不仁,谗我成死灰。
赖得日月明,照耀无不该。留司洛阳宫,詹府唯蒿莱。
是时扫氛祲,尚未歼渠魁。背河列长围,师老将亦乖。
归军剧风火,散卒争椎埋。一夕瀍洛空,生灵悲曝腮。
衣冠投草莽,予欲驰江淮。登顿宛叶下,栖遑襄邓隈。
城池何萧条,邑屋更崩摧。纵横荆棘丛,但见瓦砾堆。
行人无血色,战骨多青苔。遂除彭门守,因得朝玉阶。
激昂仰鹓鹭,献替欣盐梅。驱传及远蕃,忧思郁难排。
罢人纷争讼,赋税如山崖。所思在畿甸,曾是鲁宓侪。
自从拜郎官,列宿焕天街。那能访遐僻,还复寄琼瑰。
金玉本高价,埙篪终易谐。朗咏临清秋,凉风下庭槐。
何意寇盗间,独称名义偕。辛酸陈侯诔,叹息季鹰杯。
白日屡分手,青春不再来。卧看中散论,愁忆太常斋。
酬赠徒为尔,长歌还自咍。
赏析

涟上题樊氏水亭

高适高适 〔唐代〕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赏析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时此公学王书嗟别)

高适高适 〔唐代〕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赏析

寄孟五少府

高适高适 〔唐代〕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赏析

酬庞十兵曹

高适高适 〔唐代〕

忆昔游京华,自言生羽翼。怀书访知己,末路空相识。
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托身从畎亩,浪迹初自得。
雨泽感天时,耕耘忘帝力。同人洛阳至,问我睢水北。
遂尔款津涯,净然见胸臆。高谈悬物象,逸韵投翰墨。
别岸迥无垠,海鹤鸣不息。梁城多古意,携手共凄恻。
怀贤想邹枚,登高思荆棘。世情恶疵贱,之子怜孤直。
酬赠感并深,离忧岂终极。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