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澈

欧阳澈

  欧阳澈,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字德明,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 (《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生平

  欧阳澈(1097-1127)字德明,宋崇仁县青云(今江西省崇仁县马安乡)栎油人。生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卒于高宗建炎元年,年三十一岁。性尚气节,敢于直言,虽身为布衣,却以国事为己任。常纵谈世事,善谈世事,慷慨尚气,忧国悯时,见识明达,切中时弊,其忧国悯时之心,皆出自本性。

  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攻宋,宋兵节节败退。欧阳澈出于爱国之心,向朝廷上“安边御敌十策”,州官扣下不给转呈。他又针对朝廷弊政,提出保邦御敌,罢免卖国害民的奸臣等十件大事将上书钦宗。适逢金兵已攻破汴京,钦宗赴金营求和。金人提出苛刻条件,迫宋订立城下之盟。欧阳澈闻讯愤慨已极,对人说:“我能口伐金人,强于百万之师,愿杀身以安社稷。有如上不见信,请质子女于朝,身使金营,迎亲王而归。”众人笑他痴狂,他也不予理论,只身徒步北上。

  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是为高宗。欧阳澈徒步到达南京,伏阙上书,力言李纲不能罢相,黄潜善、汪伯彦、张浚等主和派不可重用,并请御驾亲征,以迎二帝。言辞激切,遭佞臣黄潜善等诬指为“语涉宫禁”。高宗震怒,将他与太学生陈东一起斩首,年仅31岁。他曾说:“臣非不知而敢抗言,愿以身而安天下。”果如其言。

  尚书右丞许翰听说欧阳澈等被杀,大为震惊,遂力求免职,并为陈东、欧阳澈撰写哀辞。绍兴四年(1134年),高宗被金兵赶至杭州以后,才有所醒悟,懊悔不该杀死欧阳澈等人,遂追赠欧阳澈为秘阁修撰。

  有《欧阳修撰集》7卷(其中诗集《飘然集》三卷)。嘉定十七年,抚州通判胡衍义取欧阳澈靖康三书并刻为六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沆序,《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欧阳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欧阳修撰集》为底本,校以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飘然集》(简称两宋本),傅增湘校补《豫章丛书》本(简称傅校)。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生平

  欧阳澈(1097-1127)字德明,宋崇仁县青云(今江西省崇仁县马安乡)栎油人。生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卒于高宗建炎元年,年三十一岁。性尚气节,敢于直言,虽身为布衣,却以国事为己任。常纵谈世事,善谈世事,慷慨尚气,忧国悯时,见识明达,切中时弊,其忧国悯时之心,皆出自本性。

  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攻宋,宋兵节节败退。欧阳澈出于爱国之心,向朝廷上“安边御敌十策”,州官扣下不给转呈。他又针对朝廷弊政,提出保邦御敌,罢免卖国害民的奸臣等十件大事将上书钦宗。适逢金兵已攻破汴京,钦宗赴金营求和。金人提出苛刻条件,迫宋订立城下之盟。欧阳澈闻讯愤慨已极,对人说:“我能口伐金人,强于百万之师,愿杀身以安社稷。有如上不见信,请质子女于朝,身使金营,迎亲王而归。”众人笑他痴狂,他也不予理论,只身徒步北上。

  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是为高宗。欧阳澈徒步到达南京,伏阙上书,力言李纲不能罢相,黄潜善、汪伯彦、张浚等主和派不可重用,并请御驾亲征,以迎二帝。言辞激切,遭佞臣黄潜善等诬指为“语涉宫禁”。高宗震怒,将他与太学生陈东一起斩首,年仅31岁。他曾说:“臣非不知而敢抗言,愿以身而安天下。”果如其言。

  尚书右丞许翰听说欧阳澈等被杀,大为震惊,遂力求免职,并为陈东、欧阳澈撰写哀辞。绍兴四年(1134年),高宗被金兵赶至杭州以后,才有所醒悟,懊悔不该杀死欧阳澈等人,遂追赠欧阳澈为秘阁修撰。

  有《欧阳修撰集》7卷(其中诗集《飘然集》三卷)。嘉定十七年,抚州通判胡衍义取欧阳澈靖康三书并刻为六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沆序,《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欧阳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欧阳修撰集》为底本,校以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飘然集》(简称两宋本),傅增湘校补《豫章丛书》本(简称傅校)。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作者《欧阳澈》的诗文
赏析

招显道世弼饮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桐圭飘剪近重阳,菊绽篱边叶叶香。云破晴空书雁字,雨馀沙碛列鸳行。

赏心拟结东山会,卷白交飞北海觞。烂醉眼封多胜概,一时收拾入诗囊。

赏析

朝宗见和复次韵谢之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拾得佳篇李贺门,鸾笺重录教诸孙。清于月夕潇湘水,淡似清秋太华云。

发药例虽沾剩馥,钩深应寡与玄文。何时红树寻诗社,琢句令倾潋滟樽。

赏析

读傅岩居士旧诗轴有感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黄鹄凌云不可寻,遗音流落感人心。朱颜绿鬓留难驻,明月清风古到今。

韫椟有时惊卞璞,绝弦无地置牙琴。傅岩萧瑟伤心处,一局文楸锁竹林。

赏析

傅岩居士挽词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梦寐江湖仅十年,桑榆投老遁林泉。知人襟抱藏英鉴,奇我风标唤谪仙。

妙论粲花今已矣,遗编戛玉尚依然。桐焦里巷知音少,几对云斋欲断弦。

赏析

原上晚步闻笛有感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一笛谁横透晚空,伤怀真作鸟窥笼。解龟换酒无知已,拾穗行歌喜屡丰。

沐雨秋山遮眼碧,舞风霜叶点溪红。老农植杖来相问,藉草高谈夕照中。

赏析

是日天气乍晴颇快人意因和韵拉世弼谒傅岩 其一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风剪梧圭欲晚秋,溪光山色称欢游。联翩云水宜搜异,俛首阎闾耻溷流。

相视悉皆谋按剑,无心谁复似虚舟。紫芝眉宇人中瑞,一日常思一聚头。

赏析

世弼再和见赠又次韵复之其词皆辟其诗中之语 其二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三尺丝桐追古意,一床文史伴閒身。宁甘岑寂配前哲,羞逐纷华溷世人。

遵辖喜投延上客,莱衣时戏奉偏亲。由来善恶如冰炭,寄迹于今动择邻。

赏析

过般若寺纳凉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火云亭午欲烧空,避暑联翩过梵宫。磬韵唤回蝴蝶梦,巾纱立破芰荷风。

竹林道客欲长往,河朔高人兴未穷。谁似汤休能处病,索诗吟笑慰相逢。

赏析

世弼读白乐天放言诗仿其体依前韵作数首见寄因和答之亦仿乐天之体 其四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言行枢机宜慎发,利名缰锁苦萦身。无非入市攫金客,谁似临畦抱瓮人。

鸿雁弟兄犹列序,虎狼父子尚相亲。刀锥不用争蜗角,请学当时阙党邻。

赏析

读余逢辰旧唱和诗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哲匠居邻剑水傍,笔端疑化剑锋铓。雕镌丽景春工巧,煅炼佳词武库张。

字字泓澄清妒月,篇篇耿介烈含霜。楼成白玉归天府,掷下珠玑满锦囊。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