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客偶高堂集,春初上国还。一尊仍对雪,众喜或丰年。
落处花枝重,融时草色鲜。最难君是唱,终和未能妍。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五月十五日夜月
白居易 〔唐代〕
有木诗八首 其四
有木名杜梨,阴森覆丘壑。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盘薄。
狐媚言语巧,鸟妖声音恶。凭此为巢穴,往来互栖托。
四傍五六本,叶枝相交错。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
为长社坛下,无人敢芟斫。几度野火来,风回烧不著。
孟母三迁
刘向 〔两汉〕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元代〕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杨冠卿 〔宋代〕
梦江南·帘不卷
赵汝茪 〔宋代〕
春光好·迎春
吴绮 〔清代〕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温庭筠 〔唐代〕
声声慢(寿六十一)
彭子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