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暮春多淑气,斜景落高舂。日照池光浅,云归山望浓。
入林迷曲径,渡渚隔危峰。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和吴克明广文赋梅
辛弃疾 〔宋代〕
满庭芳·柳外寻春
陈万年教子
班固 撰 〔两汉〕
【大石调】青杏子_天赋两风流
马致远 〔元代〕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潘牥 〔宋代〕
河传·风飐
孙光宪 〔五代〕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韦庄 〔唐代〕
婆罗门引·春尽夜
夏完淳 〔明代〕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宋代〕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