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岷蜀来,彭蠡派汇天南回。巨川交叉束宇宙,庐山握纽真雄哉。
左揽江流蜿蜒如鞶带,右衔湖影滟潋如螺杯。揽带衔杯昂钜首,俯视古今王侯将相,无异蜉蝣与尘埃。
昔年我登日观峰,秦皇汉武如梦中。往者又登天子鄣,轩辕炼丹无乃妄。
又曾一登太室颠,北邙漠漠迷林泉。无如此老蟠踞襟带互天下,我今直上睥睨目欲无全天。
初登一峰峰犹迩,十步九折举堪趾。二峰初登峰削成,老猿却步狙公惊。
中峰才上见全楚,九点齐烟何处所。谢朓惊人不足夸,灵均欲问将无语。
君不见千牙万戟蹲舞跪立群少年,拥卫老人支颐兀坐历瞬黄农虞夏忽没焉。
入海空闻不死药,山头一息长绵绵。云衣千族绚异彩,流泉百道华池在。
乌兔长供无尽镫,举头把臂苍苍宰。庐山面目是耶非,百转千回非所思。
纵饶笔底庐山句,不是当前面目诗。
(1627—1702)江苏吴江人,浙江嘉兴籍,字星期,号已畦。叶绍袁子。康熙九年进士。任江苏宝应知县。十四年,以三藩乱时役重民饥,与巡抚慕天颜不合,被劾罢官。居吴县横山,常出游览四方名胜。精研诗学理论,所作以险怪为工。有《原诗》、《巳畦诗文集》。又摘汪琬文章缺点,著《汪文摘谬》。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