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杜甫 杜甫〔唐代〕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李公在历下亭驻下太守的车盖。我由北渚经过清河前来拜访。
历下亭是齐地最古老的亭兮,济南是名土辈出的地方。
云山磅礴已令人生发诗兴,美人陪饮更令人对酒高歌。
修长的竹林清爽无比,致使交流的河水徒然涌波送凉。
这里的景物蕴含真趣,令人心怡;可惜红日西沉,宴会将散,无可奈何。
贵者如公、贱者如我同是被事物役使,恐怕今后难以把您重访。

注释
东藩:李北海,均指李邕。北海在京师之东,故称东藩。司马相如《上林赋》:“齐列为东藩。”
皂盖:青色车盖。汉时太守皆用皂盖。
北渚:指历下亭北边水中的小块陆地。
清河:大清河,又名济水,原在齐州(济南)之北,后被黄河夺其河路。
海右:古时正向为南,因海在东,陆地在西,故称陆地为“海右”。
济南名士多:此句作者自注:“时邑人蹇处士等在座。”自汉以来的经师如伏生等,皆济南人,故曰名士多。这两句诗,因为颂扬得实,已为后人作为对联,悬挂亭中(今改为门联)。
云山已发兴(xìng):曹毗文:招仪凤于云山。云山指远处的云影山色。发兴催发作诗的兴致。
玉佩:唐时宴会有女乐,此处指唱歌侑酒的歌妓。
当:是当对的当。语本曹操诗:“对酒当歌。”有人解作应当或读作去声。
修竹:修长的竹子。阮籍诗:修竹隐山阴。江淹《竹赋》:亦中暑而增肃。交流:此与彼受谓之“交”。指历水与泺水,二水同入鹊山湖。
交流:两河交汇。《东征赋》:望河济之交流。《三齐记》:历水出历祠下,众源竟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所谓交流也。
蕴真:蕴含着真正的乐趣。用谢灵运诗“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是说此亭蕴含真趣(自然美),故以得一游为快。
惬:称心,满意。
贵:尊贵,指李邕。贱:低贱,杜甫自谦之称。
俱:都。
物役:为外物所役使。
公:指李邕。
难重过:难以再有同您一起重游的机会。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9-10页
2、李时人编著,中华山名水胜旅游文学大观(上) 诗词卷,三秦出版社,第791页
3、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6页

创作背景

  天宝四年(745年),杜甫到临邑看望其弟杜颖,途经济南,适逢北海郡太守李邕在济南,相与游宴于历下亭。其时,杜甫能陪李邕宴游历下亭,真是快意当前,不能无诗,此诗便是他即席所赋。

参考资料:

1、李时人编著,中华山名水胜旅游文学大观(上) 诗词卷,三秦出版社,第791页
2、卢国琛选注,杜甫诗醇,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4页

赏析

  杜甫曾自称少小脱略,结交老苍。这时能陪李邕游历下亭,真是快意当前,不能无诗。

  全诗十二句。诗前四句游历下亭及其原因。李邕前辈驻东济南,杜甫得以共泛清河同游历下亭。这段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骨一联,极切合情景,亭既古老,人多名士。此诗原注称“时邑人塞处士在坐竹“。济南自汉以来,有伏生传尚书予张生、欧阳生等,皆是名儒。之后,各朝代都有才人。所以这联为人所喜爱,至今仍在历下亭悬挂,为游人观赏。次四句写亭中宴饮,周围云山美景,助发雅兴,眼前玉琨歌会,对酒为乐,歌声清扬,举觞劝客。更有修竹笼翠,亭中不觉暑热,亭外虽空有碧波交流,但也助人兴。良辰美景中,长少才俊咸集共饮,真是赏心乐事。此四句全以虚字当腰,极显抑扬之能事,为本段的特色。最后四句写宴游历下亭之感想,此亭深蕴自然真趣,令人恣情留恋,日落席散又该如何,可感可叹啊!大家都为外物役使,身不由己,不知何时能再与李邕前辈共游同乐。则系抒情,寓无限之留恋,伤重游之无期。系叹息人生之别易见难。但更有深于此者,则矗贵贱俱物役骨,无贵无贱,皆为物役,受外物之支配束缚,不得自由自在、这当是老庄思想在诗里的流露。

  全诗辞真意切,情感深挚,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二句为时人后人赏誉,悬挂亭中,至今流传。

参考资料:

1、金启华、金小平选评,杜甫诗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04,第14页
2、海兵编著,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第8页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
赏析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吕本中吕本中 〔宋代〕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毛泽东 〔近现代〕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赏析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
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
赏析

点绛唇(崇阳野次)

王炎王炎 〔宋代〕

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孤村薄暮。花落春归去。
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家何处。乱山无数。不记来时路。
赏析

桂枝香

徐宝之徐宝之 〔宋代〕

人间秋至。对暮雨满城,沈思如水。桐叶惊风,似语怨蛩齐起。南楼月冷曾多恨,怕而今、夜深横吹。那堪更听,萧萧槭槭,透窗摇睡。
问楚梦、间云何地。但手约轻绡,省人深意。红树池塘,谁见宿妆凝睇。旧时裘马行歌事,合都归、汀苹烟芷。思王渐老,休为明珰,沈吟洛涘。
赏析

南乡子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梅雪弄芳馨。饯日迎辰契月蓂。争着琴堂称贺处,娉婷。满捧霞觞璨鲤庭。
鹤等更龟龄。八十仙翁醉复醒。好倩洛阳驰誉手,丹青。乞与人间作寿星。
赏析

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