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唐代〕
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里月,马踏槿原霜。别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长。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越调】寨儿令_汉子陵,晋
鲜于必仁 〔元代〕
寿阳曲·远浦帆归
马致远 〔元代〕
卜算子·十载仰高明
赵长卿 〔宋代〕
惜分飞·寒夜
吴绮 〔清代〕
归国遥·香玉
温庭筠 〔唐代〕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宋代〕
琴调相思引
陈允平 〔宋代〕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姚述尧 〔宋代〕
望仙门
张抡 〔宋代〕
玉楼春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