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永崇里观居
白居易 〔唐代〕
季夏中气侯,烦暑自此收。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刘墉 〔清代〕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宋代〕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清代〕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王国维 〔近现代〕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周邦彦 〔宋代〕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疏影(笋薄之平江)
邓剡 〔宋代〕
望江南二首(送黄冕仲知福唐)
廖刚 〔宋代〕
西楼月(即春晓曲)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