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唐代〕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双调】得胜令_银烛照黄昏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双调】落梅引
张养浩 〔元代〕
四块玉·叹世三首
马致远 〔元代〕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毛熙震 〔五代〕
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 〔宋代〕
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王国维 〔近现代〕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温庭筠 〔唐代〕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宋代〕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