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南亭

谢灵运 谢灵运〔南北朝〕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乐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将候秋水,息景堰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春黄昏雨过天晴,云彩聚拢斜阳西沉。
茂密山身空气清新,山峰隐没半轮红日。
霖雨不息厌倦不止,身在旅馆眺望郊外。
水边兰草渐披小路,娇艳莲花初绽春池。
尚未满足大好春光,已经看到夏的临近。
节序更迭令我忧叹,..白发两鬓边垂。
笙歌饮食情有所止,身衰老病倏忽而至。
我将等待秋水降临,息我形影旧居山崖。
我的心志谁能理解?唯有良友知我心意。

注释
1.南亭:地名,离永嘉郡治(今温州市)一里左右。
2.时竟:季末,此指春末夏初。
3.澄霁(chéng jì):阵雨过后,天地碧澄清朗。
4.云归:乌云散开消失,指雨过天晴。曹子建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5.余清:雨后留下的清凉。
6.半规:半圆形,指落山时隐没一半的)阳。张载《岁夕诗》:“白日随天回,皎皎圆如规。”
7.痗(mèi):病,这里引申为厌恶义。
8.昏垫:潮湿昏暗。永嘉临海,地势低洼,阴雨连绵,故用“昏垫”形容。
9.旅馆:客舍。
10.眺(tiào)郊歧(qí):远望郊外的岔路。
11.泽兰:鲜活润亮的兰草。
12.渐被径:慢慢地覆盖了小路。
13.始发:刚开放。
14.厌:满足,充分享受。
15.青春好:春天的美好景色。
16.睹:看见。
17.朱明:本指)阳,性指夏天。《尔雅》:“夏为朱明。”
18.移:到来。
19.戚戚(qī):忧思的样子。
20.感物叹:有感于景物变换而叹惜。
21.星星:稀疏,时隐时现。
22.垂:通陲,指鬓角两边。
23.乐饵(ěr)情所止:音乐和美食是人性留恋的东西。语本《老子》:“乐与饵,过客止。”
24.逝:语助词,无意。
25.候:等待。
26.息景:即息影,指隐遁形迹。
27.偃(yǎn):俯卧。
28.旧崖:犹言故山,即故乡的山。
29.谁与亮:跟谁表白。
30.惟:只有。▲

创作背景

  景平元年(423)夏天,诗人感景物变换,忧恩催老,决计待秋水到来时乘舟归隐。游经“南亭”时触景生情,于是写了这首诗。

赏析

  首先是盘旋层折的诗歌结构,诗写幽愤之思,但神笔馆句却先勾勒了一派清澄之景。然后,“久晦”、“旅馆”两句逆笔补出身在谪宦羁旅的处境,时逢久雨阴霾的黄梅,心境正如陷溺于霭霖之中,久已昏昏沉沉的了。于是可见神处所写偶一眺临所见的清景之中,实隐含有诗人企图摆脱烦闷的企望。清景使诗人神思为之一爽,但是潜在的幽愤是如此的难以解脱。

  为清景引动,诗人漫步郊垌,其本意当是希望进一步让大自然澄明的灏气,为他澡雪精神,但是一路行来,见到淫雨之前泽畔方生方长的兰草,已经繁茂而向老;而当时仅是一望绿叶的池塘中,荷花也初绽红红白白的朵营。这美景在他人或会感到悦目赏心,但对诗人却适足以勾动其幽愤的潜意识,于是顿生春夏当代之感,更由“物”移而触发“人”老之叹,于是潜在的幽愤转为强烈的悲歌。药饵,“药”当作“乐”,反用《老子》“乐与饵,过客止”之语,当时的声歌食饮,尽属虚妄;而真实的唯有那倏焉而来的老病而已。

  那末人生应当怎样才对呢?只有乘即将而来的秋水,归隐家乡,这种真正的赏心乐事,恐只有二三知己才能领会吧。那末这赏心乐事的内含究竟为何呢?“秋水”用《庄子·秋水》事,《秋水》篇主旨在于“无以人灭天,无以中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返其真”,原来泯去物我,是非的界限,忘掉一切的是非得失,甚至忘掉自己的天赋禀受,皈依自然,才是根本的出路。但是谢客是否真能忘情,得从此诗的意脉看,这只是一种企望强自从幽愤中挣脱的高言快论;从他的行事看,虽然几度归隐,但却未能如陶潜那样在自然中终其天年,终于在馆十九岁时,更唱着“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眠”的感愤之句,被砍下了脑袋。

  企图借游程中的自然清景以排解幽愤,而解不去,更还愁,反将幽愤潜注于景物之中,这种反复曲折的情思,即使谢客的幽愤表现得看似清逸,实则更为深重;又使他诗作的结构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而多层次,奇景迭出,转转入深,确实到了“一重一掩皆肺腑”的境地,而他更善于营构,通过顿柬、离合,顺逆的安排使诸多的景物移步换形圆融一体。而情思一以贯之。如此诗神首之“时竞”(春尽),中腰之“朱明移”,篇末之“秋水”,思绪依节候的顺次,虚实相同地展开,却以“久痞”一联,“戚戚一一联作顿束收放,依其感情的变化,出现一幅幅不同色调的画面,达到情景理交融的境地。王夫之《薹斋诗话》评谢诗,“以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中之神理也。唯康乐为能取势,宛转屈伸以求尽其意……天矫连蜷,烟云缭绕,乃真龙,非画龙也。”此评正道出了谢诗以幽愤的情思为内含,运调景物,曲屈以达其意的特点,这与陶潜诗结构之如行云流水大异其趣。

  与结构相应,此诗的意象也与陶诗异趣。陶诗语言天成,所构成的诗歌意象较单纯而韵味醇厚,而谢诗则“造语极奇险深曲,却皆稳老而不伤巧。一,其意象层次多隽秀耐咀。试以与此诗前馆句景物相近的陶潜《杂诗》二之前馆句作一比较,陶诗云:“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馆句每句五字都是一个层次,且三、馆承一、二,很自然地勾勒出一个银辉满空,启人远思的景象。谢诗则不然:“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同样每句五字:而前二句每句是两个层次:时竟、夕澄霁;云归,月西驰。以下三句“含余清”承一句“夕澄霁”;馆句“隐半规”则承二句“日西驰”,又分别拈入了密林,远峰二物,组成了新的景象。前两句从大背景落墨,富于动态美,后二句更从细部勾勒,近处是密林余清,较远处是青山落日,则与一、二句共同构成三个大层次的画面搭配,而“密林”之与“余清”,“远峰”之与“半规”本身又有各自的层次,再缀以一个“含”字,一个“隐”字,遂在季节交替,晴雨变化,昼夜当代的动景中酿蘖出一种清澄恬美的静景来。这层迭的景象正体现了诗人由“昏垫”中苏生的复杂心境。

  与观察的细密,锤词的精严,选景的密致相应,谢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使用语典的工巧。“泽兰披径路”以下馆句分用楚辞“皋兰披径兮斯路渐”;“芙蓉始发,杂芰荷兮”;“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朱明承夜兮时不见淹”馆语,不仅与即目之景相切相符,而且隐含“目极千里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之意,透出归隐之想,以下更用《庄子》“秋水”之典,既承“朱明”而预示归期,更如前所析表示要从伤感中超脱达到忘我之精神升华。数典连用,一气呵成,含义深长,遂使诗歌意象于精致之外更显出一种典雅的美来。所谓“奇险深曲”,而“稳老不伤巧”,于兹可见一斑。▲

谢灵运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猜您喜欢
赏析

渔父词(其二)

王谌王谌 〔南北朝〕

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柁前。
赏析

清平乐

王质王质 〔唐代〕

断桥流水。香满扶疏里。忽见一枝明眼底。人在山腰水尾。
梨花应梦纷纷。征鸿叫断行云。不见绿毛么凤,一方明月中庭。
赏析

水龙吟(丙子立春怀内)

刘镇刘镇 〔宋代〕

三山腊雪才消,夜来谁转回寅斗。试灯帘幕,送寒幡胜,暗香携手。少日欢娱,旧游零落,异乡歌酒。到而今,生怕春来太早,空赢得、两眉皱。
春到兰湖少住,肯殷勤、访梅寻柳。相思人远,带围宽减,粉痕消瘦。双燕无凭,尺书难表,甚时回首。想画栏,倚遍东风,闲负却、桃花咒。
赏析

思佳客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压鬓钗横翠凤头。玉柔春腻粉香流。红酣醉靥花含笑,碧翦颦眉柳弄愁。
偏婀娜,太温柔。水情云意两绸缪。佯羞不顾双飞蝶,独背秋千傍画楼。
赏析

丑奴儿(寿词)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晓来佳气穿帘幕,郁郁葱葱。宝鸭烟浓。戏彩庭前玉树丛。
肌肤绰约真仙子,王母宫中。欢会曾同。笑问蟠桃几度红。
赏析

阮郎归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烛花吹尽篆烟青。长波拍枕鸣。西风吹断雁鸿声。离人梦暗惊。
乡思动,旅愁生。谁知此夜情。乱山重叠拥孤城。空江月自明。
赏析

谒金门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山雨绝。山重冷如冰雪。窗外芭蕉三两叶。影排窗上月。
醉枕惊回蝴蝶。好梦无人共说。心事悠悠芳草歇。不眠听鼠啮。
赏析

最高楼(春恨)

毛滂毛滂 〔宋代〕

新睡起,熏过绣罗衣。梳洗了,百般宜。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
漫良夜、月圆空好意,恐落花、流水终寄恨,悲欢往往相随。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又争如,遵大路,合逢伊。
赏析

生查子

程垓程垓 〔宋代〕

长记别郎时,月淡梅花影。梅影又横窗,不见江南信。
无心换夕香,有分怜朝镜。不怕瘦棱棱,只怕梅开尽。
赏析

南歌子(杨光辅又寄示寻春)

程垓程垓 〔宋代〕

淡霭笼青琐,轻寒薄翠绡。有人憔翠带宽腰。又见东风、不忍见柔条。
闷酒尊难寻,亲香篆易销。夜来溪雪已平桥。溪上梅魂凭仗、一相招。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