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徐惠 徐惠〔唐代〕

  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雨调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亭伫谒,未展升中之仪。

  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纲罗千代者矣。然古人有言:“虽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窃见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邱之役。士马疲於甲胄,舟车倦於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往来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王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而倾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流仁,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

  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不无烦扰之弊。是以卑宫菲食,圣王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愿陛下使之以时,则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

  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窃见服玩纤靡,如变化於自然;职贡珍奇,若神仙之所制。虽驰华於季俗,实败素於淳风。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於俭,犹恐其奢,作法於奢,何以制後?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於麟阁,尽探赜於儒林。千王治乱之踪,百代安危之迹,兴衰祸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固亦包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衷之久察,无假一二言焉。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於业泰,体逸於时安。伏惟抑意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滋重德,择後是以替前非,则鸿名与日月无穷,盛德与乾坤永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贞观以来,二十多年都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家没有水旱之灾,百姓没有饥荒的祸患。过去,汉武帝沿用汉文帝休养生息的制度,但后来还是到泰山封禅,把功业敬告上天;齐桓公,是一个小国的平庸之君,也行封禅之事,以显示他们的文治武功。希望陛下不要居功自傲,有大功而不居,有大德而能让。亿万人民仰戴,仍未行告成的大典;云亭二山待谒,仍未肯亲行祭天的仪式。这样的功德,足以光辉万代,流芳永久。然而古人说:“天下虽然太平,但不可放纵情欲。”能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古来圣哲也很少有人能做到。这就可以明白功业盛大的人容易骄傲,善始容易善终难,愿陛下使它容易保持。

  我看见近年来战火不断,东边有辽海之战,西边有昆丘之役,士兵、战马都苦不堪言,战船兵车也很艰难地在运转输送。并且征途迢迢,将士赴边和离开战场,都怀有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并且路途坎坷,风高浪急,人员和粮米随时有葬身鱼腹的危险。一个农夫辛勤耕种,一年不过有几十担的收成,可一遇到翻船,顷刻间几百担粮食就会化为乌有。这就等于把有限的收成填入无边的大海,贪图未到手的胜利反而丢失了自己的人马。虽然铲除顽敌是国家的职责,但穷兵黩武,也是先哲们极力避免的。过去秦始皇吞并了六国,可是却加速了他自身的灭亡;晋武帝拥有三方之地,却转眼败亡,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居功自傲、放弃仁德、轻视国家、图谋利益、忘记祸患、放纵恣情的结果吗?所以天地虽大也不能挽救其灭亡,劳苦百姓因无法生活而群起造反。因此,国土广袤并非就是国家安宁的保证,人民劳顿是国家动乱的源头,希望陛下对老百姓施加恩惠,减轻他们的劳役负担,让老百姓享受到朝廷恩德的雨露。

  为妾又听说治政的根本贵在无为。私下以为土木工程不可连续不断地进行。北边门楼刚建好,就在南边建翠微宫,没过多久又要建玉华宫,这不只是浪费材料,对人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虽一再表示建筑要低标准力求俭约,还是需要伐木采石,即使用官费雇工,也不免烦扰百姓。要知道简陋的宫室和粗淡的茶饭是圣明的君主所安心受用的,而金碧辉煌的殿堂只有骄逸的君主才认为是美丽的。所以有道的君主是以休养生息使百姓安适;没有道德的君主是以淫乐享受来满足自己的情欲。但愿陛下使用民力有所节制,那么他们的力气就不会用完了,在用了力气之后给他们以休息的机会,那么他们心里就会感到高兴了。

  珍奇的玩物和浮华的技巧就像是使国家败亡的刀斧,珠玉的摆设和华丽的服饰就像是使人心惑乱的毒酒。为妾发现陛下的衣服和玩物应有尽有,而且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别人进献的奇珍异宝玲珑剔透,犹如神仙制造的一般。虽说竞求华丽为时俗所难免,实际上却败坏了淳朴的社会风尚。要知道漆器并不是产生叛离的东西,夏桀加以制造却导致了民心离叛,玉杯也不是招灾惹祸的东西,商纣加以使用却导致了国败身亡。经验证明,奢侈华丽的苗头,不可不加以遏制。再说创始时节俭,还唯恐其后流于奢侈,创始时就奢侈,那将如何制约后代?为妾伏地而想,陛下明察秋毫,高瞻远瞩,深入钻研古代典籍,虚心征询儒林学士。千王百代治乱安危的踪迹,兴衰存亡得失成败。的原因,无疑也已包含于心中,循环于眼前,为陛下所早已洞察,用不着为妾再说什么。只是知道这个道理并不困难,但实行起来却很不容易。往往是因为功业卓著而志趣骄逸,天下太平而贪图享乐。希望陛下克制己欲,善始慎终,改掉小毛病以光大道德,用今天的优点取代以前的过错,这样,陛下的英名就可以与日月齐辉,大业就可以与乾坤共存了!

注释
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
饥馑: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指汉武帝到泰山封禅。
刻玉之符:指封禅封禅时进献之玉牒。
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指齐桓公希望去泰山举行封禅大曲管仲固谏不听,乃说远方珍怪物至,方得封,桓公乃止。因封禅时用金泥银绳,因而名封禅为泥金之事。
阙:缺。
伫(zhù):站立。
谒:晋见。升中,古代帝王祭天上高成功的仪式。
咀:品味。
虽休勿休:虽然年老退休,仍要努力工作。
守初保末:保持始终。
难之:重视。
易之:努力。
辽海:指高丽。
秦皇:指秦始皇。
六合:天地四方。
布泽流仁,矜弊恤乏:传布恩泽仁德,怜惜窘困贫乏之人。
湛(zhàn)露:《诗经·小雅》篇名,诗中盛赞国君英明诚信的美德。这里是要唐太宗发扬英明诚信的美德,惠及下民。
翠微:宫殿名。
茅茨(cí):茅草屋顶。
和雇取人:雇用劳力。
丽:华丽。
纤靡:精细美好。
职贡:进献的贡物。
桀:即夏桀。
纣:即殷纣王。
赜(zé):精微深奥的道理。
宸(chén)衷:帝王的心意。
业泰:事业顺利平安。
裁:去掉。
滋:培育。
替:废弃。▲

创作背景

  唐太宗的一生,文治武功,可谓帝王中的佼佼者。他具有较远大的眼光,能虚心纳谏,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生活也很简朴。为恢复发展生产,他减轻人民赋役负担,不过分役使人力、物力,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但是到贞观后期,他就不那么谦虚谨慎和虚心纳谏了,对百姓疾苦也不大留心,不再注意节俭了。为了追求帝王尊严和个人享受,他连续大兴土木,建筑玉华宫,重修翠微宫,还不时巡行四方,喜好声色,生活逐渐奢靡,并且好大喜功、夸耀武力,大造船舶,两次出兵高丽。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乃至卖儿卖女。所有这些,引起一些有远见大臣的忧虑。徐惠当时虽为一个地位不高的妃嫔,但她有远见卓识,忧国忧民,写下了《谏太宗息兵罢役疏》这篇奏议。▲

赏析

  这篇奏文的基本观点,是希望唐太宗戒骄戒侈,慎终如始。体察民情,抚恤民生。她回顾贞观二十二年以来国情的变化,肯定贞观初年与民生息,轻徭薄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太宗谦虚谨慎、勤政爱民的施政方针。然后说明历代君主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接着便列举今年以来的弊政。一方面东征高丽,西征焉耆、龟兹,连年用兵,士马疲困,舟车倦输,且召寡兵役,家人离散,影响农耕,浪费无数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则是大兴土木,一建北阙,再营翠微,复创玉华,接连不断,劳民伤财,。疏文以桀纣及秦皇为例,说明他们的覆亡,就是“弃德”、“图利”、“肆情”“纵欲”的结果。

  徐惠的此篇奏疏在开篇先肯定了过去太宗在政治上的成就,称赞他业大功伟。然则随即则语气陡转,指出古来帝王多不能够将善政坚持到底,以致“守初保末,圣哲罕兼”。希望太宗保持过去的优良政风,善始善终,“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劝谏太宗在这一“难”、一“易”之间站稳立场。

  同时表达了对于战争导致的“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的灾难感到非常痛心,因而大胆指责唐太宗根本不是在“除凶伐暴”,而是在“黩武玩兵”。

  由于进谏在太宗宫廷受到鼓励,长孙皇后树立了后妃谏君的榜样,使得徐贤妃得以大胆地创作与妃嫔职责无涉的谏疏。加上她又充分吸收了魏征之文的进步因素,故而将徐惠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置诸唐初魏征、温彦博等的“直言极谏之文”的行列,当不逊色。

  徐惠的这篇疏文,充分发挥了骈体文长于辩论说理的特点,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论点鲜明,给日益骄满的唐太宗敲响了警钟,同时也给贞观末年朝廷铮谏乏人的沉闷政治空气注入了一股活力。太宗览罢疏文,虽然未能因之改变既定的对外政策,却在营建方面大有收敛。同时,对徐惠的文才大加赞赏,又以其敢于上书匡弼时政而“优赐甚厚”。▲

徐惠

徐惠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长城人(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求早死。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其心愿。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猜您喜欢
赏析

【双调】沉醉东风_有所感流水

周德清周德清 〔元代〕

有所感

流水桃花鳜美,秋风莼菜鲈肥。不共时,皆佳味,几个人知?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羊续高高挂起,冯驩苦苦伤悲。大海边,长江内,多少渔矶?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鲲化鹏飞未必,鲤从龙去安知?漏网难,吞钩易,莫过前溪。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藏剑心肠利已,吞舟度量容谁?棹月归,邀云醉,缩项鳊肥。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

赏析

【双调】殿前欢_春据危阑,

薛昂夫薛昂夫 〔元代〕



据危阑,看浮屠双耸倚高寒,鳞鳞万瓦连霄汉。俯视尘寰,望飞来紫翠间。云初散,放老眼情无限。知他是西山傲我,我傲西山?



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有丹青画不如。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



洞箫歌,问当年赤壁乐如何,比西湖画舫争些个?一样烟波,有吟人景便多。四海诗名播,千载谁酬和?知他是东坡让我,我让东坡?



捻冰髭,绕孤山枉了费寻思,自通仙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浪淘淘,看渔翁举网趁春潮,林间又见樵夫闹。伐木声高,比功名客更劳。虽然道,他终是心中乐。知他是渔樵笑我,我笑渔樵?

醉归来,袖春风下马笑盈腮,笙歌接到朱帘外。夜宴重开,十年前一秀才。黄齑菜,打熬到文章伯。施展出江湖气概,抖擞出风月情怀。

赏析

【南吕】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乐闲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范蠡黄金像,谪仙白玉杯,不若渊明解印归。谁,似他能见机?醺醺醉,免人谈是非。

春闺

粉淡孤鸾镜,梦回双凤台,满院东风花正开。猜,玉奴何处来?阑干外,插花寻玉钗。

梅友元帅席上

粉筝才搊罢,锦笺初展开,小小机关走智儿猜。挨,小桃花下来。堪人爱,翠云簪玉钗。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听雨

蒋捷蒋捷 〔宋代〕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花间·休相问

毛文锡毛文锡 〔五代〕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楼宇沉沉翠几重

刘仲尹刘仲尹 〔金朝〕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梢青·灯花

张林张林 〔宋代〕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何须羯鼓声催。银釭里、春工四时。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萨都剌萨都剌 〔元代〕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楚女不归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赏析

西江月

王质王质 〔唐代〕

轻蜡细凝蜂蜜,薄罗深压鹅黄。玉容纵不似何郎。也在百花头上。
试看眉间一点,全如瓶里孤芳。明年此日趁鹓行。记取今朝胜赏。蜡梅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