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道〔南北朝〕
幽求遂古,逖听前闻。鸿荒眇邈,篆策絪缊。体国经野,为鸟为云。
果行毓德,或武或文。
于铄君子,含章挺秀。龙翰凤翼,玉荣松茂。逸韵孤峙,奇峰回构。
慕舜匪高,希颜可陋。
艺殚文府,学究书林。尽则穷丽,索隐钩深。灵珠耀手,明镜悬心。
声偃华裔,道冠衣簪。
豹变其文,鸿渐于陆。入作卿士,出为岳牧。千社万钟,玄冕丹毂。
神之听之,介以景福。
汉称广德,晋美剧阳。君亦高蹈,二此鸿芳。知足知止,令问令望。
功遂身退,休有烈光。
闻风伯夷,懦夫自立。祖道疏傅,行人霣泣。公之戾止,僚友胥集。
瞻彼高山,每怀靡及。
余实肤陋,少不及门。挟策问道,拜帚承恩。以兹高义,被于后昆。
式歌且舞,敢赠长言。
卢思道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渔父
屈原 〔先秦〕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
白朴 〔元代〕
【双调】庆东原_春日莺啼昼
张可久 〔元代〕
【南吕】金字经_春怀瘦影孤
【双调】水仙子
张养浩 〔元代〕
解连环·送别
史鉴 〔明代〕
销魂时候。正落花成阵,可人分手。纵临别、重订佳期,恐软语无凭,盛欢难又。雨外春山,会人意、与眉交皱。望行舟渐隐,恨杀当年,手栽杨柳。别离事,人生常有。底何须,为著成个消瘦。但若是下情长,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潮水西流,肯寄我、鲤鱼双否。倘明岁、来游灯市,为侬沽酒。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顾敻 〔五代〕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满江红·昼日移阴
周邦彦 〔宋代〕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