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江东日,离居托孟邻。儒家见君好,谈席偶情亲。
南斗文昌近,西山爽气新。骊珠惊俗眼,琼树倚芳晨。
《大雅》今重睹,奇才岂易伦。珊瑚生海网,汗血出天津。
句满鸡林贾,名齐雁塔人。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
射策应先手,藏环定后身。巨流思待济,吾道诎当伸。
落魄伤迟迈,依栖笑隐沦。三年为倦翼,万里作穷鳞。
伏枕思霜橘,归溪恋紫莼。鸿稀石城信,鱼隔太湖滨。
故宅閒多草,空船独采蘋。夜吟酬蟋蟀,暮景叹麒麟。
老恐襟期断,悲怀辙迹陈。旧峰还似洛,淮水想犹秦。
胜地登临数,殊乡梦寐频。潮吞李白月,花动谢安春。
有兴须相觅,无聊漫自呻。休疑交契阔,尚觉胆轮囷。
远物那堪赠,佳音欲细询。劳歌因奉寄,题罢更沾巾。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