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弱水唤灵帆。讯杳青鸾。五铢衣薄怯凭栏。昨夜海山风露气,凉透双鬟。
波路碧如烟。罗袜生寒。点尘红不到湘天。一朵仙云飘欲起,偏堕人间。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水仙子_梅边即事好
张可久 〔元代〕
落梅风·人初静
马致远 〔元代〕
金明池·天阔云高
仲殊 〔宋代〕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萨都剌 〔元代〕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周邦彦 〔宋代〕
归国谣·双脸
温庭筠 〔唐代〕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白居易 〔唐代〕
八声甘州(东阳岩)
曾原郕 〔唐代〕
阮郎归(丹桂)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