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绿发辞乡白发归,远因行役问庭闱。离心又惜连枝别,愁思仍随独雁飞。
汴河霜落寒砧早,梁苑烟空晚树稀。行到洛阳秋色后,柳营长是忆春晖。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
李白 〔唐代〕
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
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元代〕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叶梦得 〔宋代〕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厉鹗 〔清代〕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宋代〕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李煜 〔五代〕
醉落魄(前题)
姚述尧 〔宋代〕
诉衷情
张抡 〔宋代〕
沁园春
刘氏 〔宋代〕
青玉案(书七里桥店)
廖行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