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千载人,忠义秉孤尚。幼齐孟博贤,长接韩富行。
嗟晚来京师,流涕范公葬。登进无他途,召对何直伉。
知人先帝明,欲语声已放。金莲送夜归,步步增悽怆。
身后万口传,生前一箧谤。千秋几丙子,此纪独难忘。
好古今陶公,异代同高旷。张筵拜公辰,设像酬众仰。
万金刊七集,朱本陈新样。齐翰剔耳图,古趣不可状。
入座多诗人,老辈留三两。妙迹影西楼,礼罢一一饷。
有带腰弗胜,遥情寄孤唱。吾师海南来,久病喜无恙。
君劾我休官,二老笑相向。三年逢都门,未见倒瓶酿。
昔奔两宫丧,一宿翻然飏。平生抱冰翁,咫尺不相访。
再见巳为棺,三过遂营圹。劳劳万端忧,偿此一日畅。
愿少留斯须,杯行勿辞让。晚景最可惜,坡语真无诳。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