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唐代〕
高骈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田园乐七首
王维 〔唐代〕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轿?钏罩荨?
白居易 〔唐代〕
三峡
郦道元 〔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越调】凭阑人_湖上二首远
张可久 〔元代〕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米芾 〔宋代〕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永遇乐
张孝祥 〔宋代〕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