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中吕】喜春来
元好问 〔金朝〕
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绕,低唱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冯延巳 〔五代〕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徐昌图 〔五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萨都剌 〔元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临江仙(寿千八兄)
陈允平 〔宋代〕
愁倚阑
石孝友 〔宋代〕
酒泉子(十之九)
潘阆 〔宋代〕
小重山(春雪小醉)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