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卷衣曲

姚鼐姚鼐 〔清代〕

池水生青蒲,枝叶自相扶。
水绿平如故,池上蒲成树。
秦关百二氐王才,麾剑风云万里来。
图籍河西收四郡,旌旗邺下宴三台。
燕姬赵女颜如玉,辇入殽函贮金屋。
阁道春游度渭南,珠帘暮卷临澧曲。
贵主还留钜鹿名,小腰绝爱鲜卑束。
去国婵娟意可怜,新恩慰藉情难足。
别有春风飘绮罗,华镫斗帐夜烟和。
君王欲卷衣裳赠,一片流云柰晓何。
雄略英姿冠当代,指麾旦夕收江外。
戎国分居大荔城,降夷尽保长榆塞。
大度何尝愧帝王,骄心岂免成伤败。
卷衣空忆可怜宵,月底花枝烟柳条。
婕妤从招秦苑雁,侍中曾插汉宫貂。
锦袍再赐无颜色,笑杀河东金步摇。
当年力战壶关辟,雀来燕室诚何益。
女戎亡国志先荒,那系南朝谢安石。
千秋编简载功名,一朝富贵埋荆棘。
青蒲零落水东流,不见霓旌下枋头。
碧云散尽梧桐影,太息阿房几度秋。

题吴竹桥湖田书屋图 其二

姚鼐姚鼐 〔清代〕

昔君辞省阁,余亦卧江滨。山渌垂湖岸,宜容澹荡人。

藏书多足老,资物少无贫。更欲刺舟往,相从忘主宾。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姚鼐姚鼐 〔清代〕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送弟吁赴杭州后一日行草桥却寄

姚鼐姚鼐 〔清代〕

汝犹为客日,吾亦未归人。复有山川隔,宁同少小亲。

疏林更下叶,晚陌每扬尘。欲得长怀弭,弥如车转轮。

万年庵次刘石庵韵以呈补山 其一

姚鼐姚鼐 〔清代〕

驿路阴将雨,林深鸟不喧。远风来习习,凉叶忽翻翻。

野旷虫何怨,秋成物自恩。回依僧舍憩,寒水静当门。

江上竹枝辞 其四

姚鼐姚鼐 〔清代〕

东风送客上江船,西风催客下江船。天公若肯如侬愿,便作西风吹一年。

江上竹枝辞 其三

姚鼐姚鼐 〔清代〕

年年八月旺潮期,送潮送到小姑祠。惟有满天风共雨,小姑祠上送郎时。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双溪记

姚鼐姚鼐 〔清代〕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瑞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观飞来峰入灵隐寺由寺西上韬光庵乃北高峰上也

姚鼐姚鼐 〔清代〕

连山耸西南,水势东北趋。山蟠四十里,障合中成湖。

矫矫北高峰,独瞰西南隅。高下测三二,乃是韬光居。

灵隐古名寺,所处实山跗。门外地如砥,奇峰矗覆壶。

中空四穿达,立距疑神扶。所以西域僧,谓是鹫岭逋。

造说固诡异,度形疑非诬。九月未肃霜,岭木犹荣敷。

我从湖尾来,横截乃西逾。日薄桑阴閒,舍舟入篮舆。

遂造飞来峰,凿刻多佛图。题名自元丰,指顾杂贤愚。

秋壑见子中,想亦加邪歈。发我一长叹,舍之入僧庐。

琳宫既巍杰,巨镬中容车。不识饭千僧,中有龙象无。

万竹绕一径,登陟方萦纡。幽谷微风来,泠然寒肌肤。

俯视群山卑,乃知所立殊。内湖而外江,惊潮见天吴。

苍然浮数翠,未得其名呼。略辨浙水东,僧言萧山区。

仙人遗丹灶,聊一窥其窬。长生固非愿,遗物即道腴。

徘徊未忍去,曦影俄西晡。山川自清丽,迹过如鸟乌。

怅怀幽兴极,写托天云孤。

食旧堂集序

姚鼐姚鼐 〔清代〕

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则以诗称于丹徒,长人京师,则称于京师。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乾隆二十一年,翰林侍读全魁使琉球,邀先生同渡海,即欣然往。故人相聚涕泣留先生,不听。入海覆其舟,幸得教不死,乃益自喜日:“此天所以成吾诗也。”为之益多且奇。今集中名《海天游草》者,是也。鼐故不善诗,尝漫咏之以自娱而已,遇先生于京师,顾称许以为可,后遂与交密。居闲盖无日不相求也。一日,值天寒晦,与先生及辽东朱子颖登城西黑窑厂,据地饮酒,相对悲歌至暮,见者皆怪之。其后,先生自海外归,以第三人登第,进至侍读,出为云南临安府知府。赴任过扬州。时鼐在扬州,赋诗别去。鼐旋仕京师,而子颍亦人蜀,皆不得见。时有人自西南来者,传两人滇蜀间诗,雄杰瑰异,如不可测。盖称其山川云。先生在临安三年,以吏议降职,遂返丹徒,来往于吴越,多徜徉之辞。久之,鼐被疾还江南,而子颍为两准运使,兴建书院,邀余主之。于是与先生别十四年矣,而复于扬州相见。其聚散若此,岂非天邪!先生好浮屠道,近所得日进。尝同宿使院,鼐又渡江宿其家,食旧堂内,共语穷日夜,教以屏欲澄心、返求本性,其言绝善。鼐生平不常闻诸人也,然先生豪纵之气,亦渐衰减,不如其少壮。然则昔者周历山水,伟丽奇变之篇,先生自是将不复作乎!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子颍乃俾人抄为十几卷,日《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复回”。

仇英熏笼宫女手持团扇

姚鼐姚鼐 〔清代〕

梅萼香𡼡静女旁,熏笼暖倚意寒凉。怀中不合时宜在,爱咏齐纨冰雪光。

天门山

姚鼐姚鼐 〔清代〕

万里江流断,双崖地脉通。冥冥浮积气,漠漠送长风。

沧海孤帆外,神州落照中。人生如鸟迹,独上俯鸿蒙。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媚笔泉记

姚鼐姚鼐 〔清代〕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泰山记

姚鼐姚鼐 〔清代〕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灵岩记

姚鼐姚鼐 〔清代〕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簏,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春日漫兴 其一

姚鼐姚鼐 〔清代〕

春冷江城里,端居到日斜。闭门生径草,空砌堕邻花。

乱帙从行鼠,分飧与聚鸦。千生弹指过,何处惜年华。

赏析

江上竹枝辞 其一

姚鼐姚鼐 〔清代〕

滔滔无际是秋澜,估客牵江泊夜滩。江岸唱歌江上听,不知风雨为谁寒。

赏析

书乐志论后

姚鼐姚鼐 〔清代〕

大功济一世,富贵当崇高。运会苟不逢,引身入蓬蒿。

良田及美宅,诚免苦身劳。既非先世遗,求致宁非叨。

吾鄙《乐志论》,陈酒烹豚羔。虽愈乾没徒,未为肥遁豪。

不见陈元龙,床下卧此曹。

赏析

夜读

姚鼐姚鼐 〔清代〕

篝镫每夜读,古人皆死矣。而我百代下,会其最深旨。

吟讽至往复,欲罢不可已。安得与之论,谓我能知彼。

今世缀文者,异世亦如此。念此衷悽恻,泪下如铅水。

顾思文载道,筌蹄徒寄耳。陋哉执此爱,束缚作文士。

汝闻天籁乎,飘风满空起。

赏析

寄潞川

姚鼐姚鼐 〔清代〕

江云万重合,中有故人行。西风吹落照,一半向芜城。

君家种新竹,墙阴雨中长。若为北窗来,萧萧数声响。

赏析

题汾州张太守墓庐图

姚鼐姚鼐 〔清代〕

三代重庙祀,墦祭礼所略。义谓迎精返,宫室专神托。

藏欲弗得见,岂事大兴作。所以脩防封,孔圣涕陨落。

邃古墓不坟,于义讵为薄。自从秦汉来,閟宫礼销铄。

厌祭不迎尸,同堂废特礿。庙轻墓乃重,阡表极华爚。

所以上陵仪,造自汉都雒。仁孝既属玆,福祐亦攸酢。

《七略》载相墓,魏晋称管郭。大儒子朱子,于焉颇采获。

固欲先灵安,匪系俗见缚。张君少孝养,节母处帏幕。

板舆迎入越,风木痛寥廓。佳城犹未卜,霜露走岩壑。

秉义谅无愆,神感助求索。面势峰棱秀,种树柏枞错。

郁郁气佳哉,腼想幽灵乐。窀穸中妥依,丙舍外营度。

在晋陶士行,元功表衡霍。少日居浔阳,牛眠藏父椁。

谅知神报德,阴相启穷约。期君功业隆,异日登名爵。

善绩史备书,墓庐事不削。

赏析

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

姚鼐姚鼐 〔清代〕

圣人不可作,遗经启蒙愚。大义乖复明,实赖宋诸儒。

其言若澹泊,其旨乃膏腴。我朝百年来,教学秉程朱。

博闻强识士,论经良补苴。大小则有办,岂谓循异涂。

柰何习转胜,意纵而辞诬。竞言能汉学,琐细搜残馀。

至宁取谶纬,而肆诋河图。从风道后学,才杰实唱于。

以异尚为名,圣学毋乃芜。言多及大人,周乱兆有初。

彼以不学敝,今学亦可虞。嗟吾本孤立,识谬才复拘。

抱志不得朋,嘅叹终田庐。甥有吾家性,礼部方升书。

才当为世用,勉自正所趋。矻矻校遗经,用意宁投虚。

盛夏示我卷,秋叶今零株。至道无变更,景物乃须臾。

伪学纵有禁,道德终昌舒。试观宋元间,士盛东南隅。

以视后世贤,人物诚何如。愿甥取吾说,守拙终不渝。

赏析

甘泉宫瓦歌

姚鼐姚鼐 〔清代〕

汉家离宫渭南北,前俯终南插天色。椽栾山北古明庭,盛夏凌兢寒不释。

万乘长安未足居,迎风既立增储胥。年年避暑云阳去,储偫千官趋道途。

红光翠气相陵乱,甲帐珠帘设霄汉。美人鼓瑟待神仙,羽林拱卫行人叹。

弄兵戾子起,触瑟何罗来。甘泉见闻乃若此,士木壮矣人危哉。

宫车卒别寒门道,甍宇虽存瞻可哀。呜呼况复狐兔穴,零瓦当年一膏血。

舍置耒耜作陶旊,鞭笞畚挶升墆霓。辛苦前人匠作谁,摩挲今日形模别。

君不见林光既秦馀,九成亦随旧。宗庙既已夷,慆心犹未究。

先王宫室蔽风雨,侈君土木衣文绣。千窑已作向南山,三辅几何不苑囿。

茅茨太朴固未能,露台不起宁非厚。陈屋三瓦戒居盈,作室几家贻肯构。

对此悲伤千载心,汉事已过良勿又。

赏析

惠山寺观御赐寺内王绂溪山渔隐卷歌

姚鼐姚鼐 〔清代〕

秋阴细雨梁溪前,停舸往酌第二泉。石岩偃仰神所窟,密林寒邃风泠然。

泉东穿过惠山寺,我从拄杖寻幽异。山僧手持王绂卷,语我前年寺中事。

火烬竹垆山房图,吏传天府琳琅赐。晃曜日月升虹霓,山僧室内瞻御题。

次看王画果神妙,清深意境穷天倪。山长水远合气势,人家渔艇从幽栖。

武林溪口落花出,西塞山外斜阳低。岂徒画师今莫跻,盂端自喜非常蹊。

三处题诗两番记,宜升秘笈同璋圭。我闻贞观天子求僧室,闇槛兰亭一朝失。

英主嗜好乃如此,岂如缃缥宫庭出。翰墨风流异代情,明廷故实村氓述。

况记此间迎翠华,寄畅园蒙频驻跸。不贤识小宜作歌,大政元存史臣笔。

赏析

章华国课子图

姚鼐姚鼐 〔清代〕

君居西郊我城里,同饮桐溪一溪水。我行京国百不欢,惟见乡闾来辄喜。

值君新著陇西绩,收缚穷奸才折箠。侍中赞引入金门,天子书名留玉几。

出同镫火倍欣然,行异关河良久矣。室家劳问到髫羁,岁月峥嵘看发齿。

一经君已胜籯金,四十余才射蓬矢。根柯羡说长豫章,图画更教看騄駬。

失笑天吴紫凤閒,那免任童蒋翁耻。君行努力快清时,身活千人家必起。

却赋徐乡有二雏,所愧衰迟如子美。

赏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

姚鼐姚鼐 〔清代〕

我于江宁城,始接冯君䫉。萧静有古韵,当座展圭瑁。

固知其中异,清绝远尘淖。而今对此图,睇视目增眊。

审知为子真,指说赖前告。写真自古难,神艺有深造。

点晴加颊豪,用意孰能到。后世图太多,往往杂仁暴。

卷轴纷牛毛,题咏乱蝉噪。君实精六法,自摹山水乐。

㫺贤缣素遗,穷辨极窔奥。仓卒命俗工,胡亦同众好。

想处山泽仪,局以入黉校。士有笑吟披,奠乃分臂臑。

学舍小如舟,请邻仍祀灶。谁知旷世怀,天宇大哉謷。

抑郁无与言,写图寔寄傲。工拙固勿论,似否亦弗较。

譬若影罔两,等是无持操。又若太虚云,约略状旌纛。

与古写真意,迹本不同蹈。此理如不然,姑纵吾言耄。

雨霁天欲霜,候迫风落帽。邀子野鹤态,试鼓青溪棹。

一醉酬廪秋,相对蘧然觉。

赏析

咏古五首 其五

姚鼐姚鼐 〔清代〕

高亭发秋吹,广野多边声。谁和羌笛歌,难为愁士听。

昔应县官募,希有绝幕名。奋随两校尉,西诣车师城。

夷虏众且桀,汉障悬孤旌。创夷更登陴,回首涕纵横。

累月鬻弩铠,援绝城遂倾。将军既效命,旧卒皆凋零。

归来室家尽,门巷荆棘平。咋闻汉天子,已拔单于庭。

微功不得录,委弃秋草并。

赏析

喜陈硕士至舍有诗见贻答之四十韵

姚鼐姚鼐 〔清代〕

初冬言趋家,霜风陨门柳。仲冬擢槁柯,倚门时出首。

望子逾彭蠡,计日当至否。远惟古圣籍,义富若渊薮。

鲰生非宏知,钻研百代后。譬如物有十,或取一遗九。

虽然窃自欣,千金享家帚。执裾时语人,充耳莫为取。

独子甚见阿,戒车屡载糗。就我金陵馆,居我西序牖。

往复意属厌,忘餐尝及酉。怀此三改岁,述别自癸丑。

今夏寄书说,定当访衰叟。起帆盱江曲,款户龙眠口。

季冬霜雪霁,薄暮客造霤。蜡梅红烛下,胆瓶灿金扣。

竟得展一笑,共此篘新酒。人生乐莫乐,久别还执手。

况日迫桑榆,小聚那易有。呼我稚孙前,俾子问名某。

俯仰人閒士,感叹及贤舅。我出铭墓文,尔读目泫浏。

新诗情邃切,见贻媲琼玖。弸中子多文,昃离吾鼓缶。

敢谓横海鳞,制以寡妇笱。频年洪州试,似不辨稂莠。

升牒名九十,子璞乃未剖。所贵士豪杰,千祀期尚友。

威凤登绛霄,奚较翪企丑。本心如日轮,遭蚀情欲诱。

始谓微掩缺,继昏昼见斗。愿子念没世,崇树三不朽。

迁义如转圜,而内坚所守。文章非小技,古哲逮今寿。

超越彼粗粝,固在频投臼。海内谅多贤,荷于老夫厚。

区区相望心,岂在金悬肘。北瞻宛邱道,严君今众母。

乐哉子行逮,升堂奉荁滫。别离未须恤,雅志幸勿负。

赏析

铁瓦祠

姚鼐姚鼐 〔清代〕

寒云飘烈风,盘石压其上。后踵倚绝壁,前趾踏惊浪。

老松奋壑底,长鬣仡相向。结构托翠微,丹青昔何壮。

元武盛严卫,髣髴动幽怆。好从神霄淫,迹自宗藩创。

神理有诞欺,人事阅兴丧。衡岳百里外,隐然出南望。

吾闻董鍊师,玉颜故无恙。解带逝从玆,将入青霞访。

赏析

跋马雨耕破舟诗后

姚鼐姚鼐 〔清代〕

大禹昔导江,志济昏垫黪。中流龙负舟,圣心坚不撼。

其馀涉川民,临涛辄叹感。欲停苦不得,岂尽负勇胆。

嗟子前时归,妻病卧床毯。仓卒往视之,别我执手寁。

石头帆北张,天门日西晻。知止信不殆,贪进意犹欿。

风利急上驶,石险藏下黮。苟非神灵祐,已入蛟龙啖。

矶巨夜复昏,舟破木仅揽。念与子相亲,岁月溯髦髧。

白发终牖下,固当埋坎窞。焉可葬洪涛,含珠不投颌。

始闻涕为㫬,再见衷始惔。憙子命才脱,高吟味已醰。

得丧似失马,甘苦类食榄。人生托大化,阴阳听舒惨。

脩短要有命,不系避与敢。食案寝席閒,或逾锋锐憯。

不见王会稽,誓墓避世坎。岷峨万里外,欲溯三峡览。

世情外益忘,道味中愈憺。子置青溪宅,吾将共铅椠。

不然棹渔舟,相从八葭菼。更与傲风涛,衣蓑食藜糁。

形式
© 2023 库百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