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虎山桥
史鉴 〔明代〕
雨后水初漫,日斜山更明。地居吴下胜,人似越中行。
扫石看题字,临流试濯缨。桥南一亭好,新得翰林名。
一鹤为南京唐道士赋
爱尔仙家骥,苍松映缟衣。一声清夜唳,片影上天飞。
赤壁横江过,青城被箭归。飘然游物外,几见世人非。
和吕别驾九日登姑苏台韵
偶遇登高节,相为吊古游。砧声吴苑暮,雁影太湖秋。
得句频催和,行杯更旅酬。风流堪入画,妙手学营邱。
溧阳道中
水尽行舟止,途平抗策宜。车声来往道,天气雨晴时。
赤阪黄尘起,青山碧草滋。居人当路语,留客饭松茨。
寄友(二首)
送吴禹畴之广东宪副任
归经觉王寺憩敷公房
登吴兴慈感寺阁
松陵夜泊
口号
子昂兰
挽吴都督四十韵
断桥分手(二首)
游报忠寺
选佛开名刹,因山号善权。地深青嶂合,天近白云连。
门对长松树,池分小洞泉。不知楹上篆,雷震是何年。
题僧画(上有沈启南题跋)
游天申宫
问讯天申路,期寻福地游。风林松子落,石窦乳泉流。
溪女行随伴,山花插满头。道人能好客,炬火不须求。
与汝其通观钱塘江
渺渺春江迥,无风亦有声。地平波动石,海接气浮城。
战马屯砂碛,潮头也世情。临流将唤渡,南向越中行。
送灵隐书记净无瑕游京师
披衣新得戒,杖锡又登程。世路随缘去,空门为法行。
浮云上国远,片月故山明。心地平如水,风波自不惊。
夜宿奉先寺洪上人房
孤舟薄暮宿,古寺奉先名。地迥诸天近,楼高片月明。
炉香清作供,漏水冻消声。爱此无生说,流连过二更。
寄慈感寺一峰上人
能诗兰谷老,化去已多年。霅上一峰秀,灯前三昩传。
莲花滴漏水,月色照归船。记得长松下,曾参玉版禅。
褚公庙乐章二首 其一 迎神
天苍苍兮九重,神皇皇兮云中。乘飞龙兮翱翔,览宇宙兮无穷。
临睨旧乡兮顾怀,载云旗兮下来。飘风屯兮零雨,慰我民兮夙思。
民思兮焉极,意恍惚兮有奕。鼓钟将兮和鸣,神既留兮为民饮食。
折杨柳送张子静归吴兴
下马折杨柳,春浅条未长。东风吹落日,行人归故乡。
朝发阊门道,暮宿碧澜堂。仰看天上月,千里共流光。
玉蝴蝶 赠歌妓解愁儿
天与多娇,好似春初杨柳,雨洗风揉。披拂闹花,深处绿怨红羞。
远山横、修眉颦翠,江水净、娇眼凝秋。尽风流。新翻料峭,斜抱箜篌。
休论石城佳丽,卢家女子,往事悠悠。倩将愁解,多应解后转添愁。
向空江、肯捐珠佩,思远道、欲采芳洲。倚危楼。云中江树,天际归舟。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二
白日出东北,暮向西南流。谁知贞烈名,亦应宫掖求。
郡县苦见迫,强命登行舟。恸哭与儿诀,相见永无由。
生当长戚戚,死当长悠悠。
题刘大参
秋兰何青青,罗生湘水旁。芳馨随风发,菲菲久弥章。
嗟哉好修士,采襭纫为纕。人多贵萧艾,谓斯为不芳。
草木犹未得,珵美奚能当。若人写毫素,鉴之宜不忘。
灵修苟见察,萎绝亦何伤。毋为玩形似,无实徒空长。
浩歌离骚经,余襟涕浪浪。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 其一
烈风无停柯,凝霜变青草。年命苦相催,寿者何其少。
惜哉延陵孙,无奈徂谢蚤。孤儿未能行,寡妻年尚小。
含凄教诗书,洒泪相携抱。矢志期自持,有如白日皦。
游金粟寺
我行为寻山,言至东海隅。连峰尽成童,黄茆弥所如。
于焉载瞻瞩,盎然风气殊。杖策试探讨,聿来金粟居。
山形既环合,土壤还膏腴。涧水弦鸣琴,松风簧乱竽。
苍龙与青凤,联翩戏庭除。好鸟鸣高枝,嘤嘤如有须。
老僧闻足音,延客入精庐。名香手自焚,茗供与之俱。
言论即契合,不异相煦濡。向夕犹未归,欲别更踟蹰。
兹游幸一适,如此良非虚。浩歌下山去,人生电影如。
有怀沈启南吴廷晖二姻家
日落照高树,枝叶何轮囷。上有嘤嘤鸟,鸣声如索群。
与君别离久,邈若参与辰。结交非不多,何如儿女亲。
河水尽日流,浮云尽日行。行云与流水,不及思君情。
一鹳鸟篇
鹳生雏,在祠宇。雄飞为求食,雌鸣相煦妪。群雏日云长,离离半生羽。
客子升屋危,攀探巢雏去。鹳亡雏,鸣声悲。飞上复飞下,似诉监州知。
监州民父母,仁民当见推。闻声为咨询,知是宕子为。
立命笞宕子,送雏还故栖。鹳还雏,飞且惊。引领复呼群,旋绕监州庭。
上感监州恩,下全父子情。监州有惠政,外严中则仁。
遇物且能然,临民斯尽心。诛彼暴恶徒,全此蚩蚩氓。
岂独鹳还雏,洋洋多颂声。
孤鸾 赏牡丹
天然佳丽。有倾国姿容,绝伦娇媚。万紫千红,尽在下风回避。
君家去年赏胜,翠帷低、粉匀朱腻。蝶使蜂媒似织,总为馀香至。
喜今年、重见旧风味。想尚怯春寒,开也还闭。无限秾华,最是露珠凝缀。
只疑太真浴罢,把霓裳羽衣新试。软玉香肌红透,倚东风酣睡。